您的位置:首页 > 中药文化 > 医药杂谈
医药杂谈

添加时间:2012-09-10  浏览次数: 次

煎煮中药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

一、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,主要步骤包括:

1.清洗:

中草药大都是生药,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,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。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,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,切勿浸泡冲洗,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,从而影响中药疗效。

2.浸泡 

   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,又可缩短煎煮时间,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,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、破坏过多。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,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,然后加常温水--室温水浸泡60分钟,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。以药材浸透为原则。夏天气温高,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腐败变质,冬季可以长些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。

3.用水 

   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、洁净澄清,含矿物质及杂质少。一般来说,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。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、河水及自来水,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。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,以减少杂质混入,防止水中钙、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。

加水多少:按理论推算,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、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。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,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、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。水的用量一般为: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-8倍,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,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。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。头煎结束后,将药汁滤出,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.51厘米,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。质地坚硬、粘稠,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,质地疏松,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,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,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。一般如果方中草、花、叶类药物较多,吸水量较大,煎煮前应补充加水,可以多放一点水。

    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。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。碗有大小之分,药物有多少之别,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,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。

4.煎煮次数与方法

   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,最少应煎两次。煎煮次数太少,提取不完全,药材损失大;煎煮次数太多,不仅耗工和燃料,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。一般而言,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,故以煎煮两遍为佳。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,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,可再煎第三遍,改为一日3次服用,以节约中药资源,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。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,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。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,因渗透压平衡,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。这时,只有将药液滤出,重新加水煎煮,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。为了充分利用药材,避免浪费,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。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,一般先用急火煮沸,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,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,二煎1020分钟。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,时间宜短,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,,并趁热服用。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,头煎为4050分钟,二煎为2030分钟,三煎为l020分钟。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、骨角类、贝壳类、甲壳类药及补益药,一般宜文火久煎,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。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。

   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,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;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,则此药不能服用,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,服用对身体有害。

5.榨渣取汁

    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。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。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。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,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,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,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,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。

   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,趁热将药液滤出后,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,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。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%~25%。

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,学龄期儿童100毫升,婴幼儿50毫升为宜。按一日2次服用,,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,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,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。 

二、煎药的方法一般应注意下面几点:

1. 煎药时最好用砂锅,也可用搪瓷锅,不能用金属锅或带油垢的锅。将药放入锅内,加入冷水适量,如有些药物随水漂浮起来,则可以搅拌,水位高于药物约一指左右。然后浸泡约1020分钟后开始煎药。

2.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。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(大火、急火称武火,小火、慢火为文火)。一般未沸前用武火,沸后用文火--小火保持微沸状态,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,减慢水份蒸发,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。煎药时开始先用大火(武火)煮开后,用文火(微火)煮约1530分钟,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彻底溶解出来。解表药和清解药的煎药时间稍短,约1015分钟;而调理和滋补的中药煎的时间要长,约2030分钟。煎药火候和时间的控制,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,在煎煮过程中,尽量少开锅盖,以免药味挥发。

3.煎药一般要煎两次,总共要煎出100200毫升左右,分3次服用。小儿服中药汤剂比较困难,就要求中药汤剂尽可能煎少一些,分多次服用。3岁以下的小儿一般一付药煎两次总计60毫升即可,每次服1020毫升,日服3次。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,每次服3050毫升,分3次服。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,每次服50毫升以上,日服3次。因为煎药是两次,而服药要3次以上,所以小儿吃药就不能像大人那样煎一次服一次药,而要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在一起后分三份服。

4.煎汤剂时,所煎中药会有先煎、后下、冲服、烊化和布包煎等多种要求,这时就需要注意按要求煎药。其中先煎药的煎法为:在煎群药前,先煎先煎药1015分钟,再放其他群药,按要求时间煎药;后下药的煎法为:先煎群药510分钟,然后再放后下药入内;溶化药(或为烊化)的煎法为:用已经煎好的汤剂加热溶解需要烊化的药物,一起服用;冲服药的用法为:将煎好的汤药送服药粉;包煎药的煎法为:在煎药时,先用布(消毒后的纱布)包好先煎药后和其他药一起煎煮。


上一篇:影响男性生育的食物总结  下一篇:常吃板栗补肾健脾好处多
回顶部

冀公网安备 13068302000030号